年,白山经林业部批准建立全幅员国家森林旅游区。年,白山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吉林省又被称为白山松水,白山市始终在用自己的“样板”打造吉林的“名片”。
市委七届十次全会在《决定》中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取向——“努力把白山建成生态和旅游产业的龙头、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美丽吉林的‘白山样板’、全国践行‘两山理论’的试验基地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吉林名片’。”这个总体要求,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论的动员与号召,也是白山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特色兴市”的传承与提升。
厚植生态优势、发挥资源潜力、积蓄发展动能,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面振兴;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动能转换;坚持差异原则,推动错位发展;坚持系统理念,实现统筹发展。
生态优先,并不是放弃发展、回归原始,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决定》提出,“坚持把生态良好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振兴之本……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发展格局。”只有审时度势,才能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要深度融入全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和全面建设生态强省战略,必须“坚持把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不破不立,破而后立,“以创新创造创业促进绿色转型,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资源配置,以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外向度”,才能为新时代白山发展提供强大引擎。区域间发展同质化、同构性问题,不只存在于我市各个县市区,也存在于吉林东部甚至东北东部,坚持差异原则、实现错位发展旨在“推动资源整合、政策整合、产业整合,促进各地区间发展协作;又要立足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突出功能互补、各展所长”。坚持系统理念,实现统筹发展,谋求的是“‘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
在全省“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里,“双廊”(《环长春四辽吉松工业走廊发展规划》和《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双带”(《沿图们江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和《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发展规划》)、“双线”(《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双通道”(《长白通(丹)大通道发展规划》和《长吉珲大通道发展规划》都与白山未来发展息息相关,也为白山提供了历史机遇。因此,《决定》的战略定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绿色转型发展的示范、生态旅游发展的引领、沿边开放合作的先导、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
发展需要步步为营,超越不可能一蹴而就。《决定》计划分为“两步走”,确定了从现在到年、到年两个时段的发展目标,勾勒出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美好蓝图。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齐头并进,“白山样板”将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案例、借鉴,“吉林名片”更会是全市95万干部群众的幸福家园。
原标题:《生态强市白山实践
打造“白山样板”彰显“吉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