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69995.html

二十七、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出自《孟子》。意思是,一个人必然是自己先不自重、不争气、自我放纵、自我堕落,然后,才会有人看不起他、不尊重他、侮辱他、欺负他。

其原文是: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孟子的意思是说,对不仁的人,难道还可以给他谏言吗?见别人有危险,他无动于衷;见别人有了灾难,他从中谋利;别人亡国败家,他幸灾乐祸。假如对不仁的人还可以谏言,那世上又如何会有亡国败家的惨祸呢?从前有儿歌唱道:‘沧浪的水清澈啊,可以洗我的帽缨;沧浪的水浑浊啊,可以洗我的双足。’孔子说:‘学生们听好了!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双足,这是由水本身的清浊决定的。’所以,一个人必先自取其辱,才会有人侮辱他;一个家必先自己毁败,才会有人毁败它;一个国家必先自种被攻击的因,才会有人攻击它。《尚书·太甲》说:‘天灾尚可以逃掉,自己造作的罪孽,却无法逃脱。’正是这个意思。

孟子曾游说各诸侯,宣传其仁义的主张,但并不被急功近利的诸侯所采纳。这使他悟岀了一个道理,就是宣传仁义的主张必须看对象,对没有仁德的人讲仁义,无异于对牛弹琴。所以,他说,对没有仁德的人怎能对他讲仁义呢?如果这种不仁德的人从善如流,接受劝说,那天下怎么还会发生亡国败家的事呢?孟子接着又引用童谣和孔子的话,论证了咎由自取的道理,那就是:问题往往首先是出在其自身和内部。一个人如此,一个家庭如此,一个国家也如此。

历史上有一个将相和的故事,故事中的蔺相如就深明其理。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攻打别的国家。有一次,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写一封信给赵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赵王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蔺相如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难题。赵王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蔺相如到了秦国,见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叫手下人带着和氏璧送回了赵国。蔺相如对秦王说:“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不讲信用!”秦王没有办法,只得让蔺相如回国。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还有一次,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和大臣们商议: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蔺相如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三要求,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大将军廉颇还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人说:“我廉颇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职位反而比我高。我遇见他,要羞辱他!”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有一天,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返回。蔺相如属下的人不解了,为什么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争斗起来,秦国就会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被蔺相如忍辱为国的精神所感动,非常惭愧,于是,他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早期有一篇史论文章,叫《范增论》,苏轼针对陈平用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史例,提出:“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物件总是自身先腐烂,虫子才会寄生;人一定是先怀疑,而后才会有人进谗言。事物的毁灭往往酿生于自身,物自败,尔后生机失,物不腐,虫何生?“必先”与“而后”,说明了内在首先有了问题,外在才能乘虚而入的“腐败规律”。无独有偶,《荀子·劝学》中,“肉腐出虫,鱼枯生蠹”这句话,也阐释了同样的道理。荀子通过揭示肉腐生蛆、鱼枯生虫这一物象,说明:“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即事物的发生自有其起因和内在的必然逻辑。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是一条具有深刻哲理的古训。以疾病为例,人体生病固然是由于病菌、病毒的作用,但更是因为自身肌体出现了问题。病菌、病毒是客观存在,甚至十分厉害,但在抗菌、抗毒能力强的肌体中它们却很难生存。相反,如果肌体免疫力、抵抗力降低,病菌、病毒便会乘虚而入、滋生繁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同样,一个人喜欢酗酒,别人就会说他是酒鬼,就会有酒友找过来;一个人喜欢打麻将,别人就会说他是赌徒,就会有麻友找过来;一个人喜欢打架,别人就会说他是黑道,就会有恶友找过来;一个人喜欢吸毒,别人就会说他是毒鬼,就会有毒友找过来;一个官员喜欢受贿,别人就会认为他是贪官,就会有行贿的找过来;一个领导喜欢听信谗言,别人就会说他是昏官,就会有阿谀奉承的小人找过来等等。其实,这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原理也是一致的,在事物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在位期间,穷奢极欲,残暴荒淫,残害百姓,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对外战争,把社会搞得残破不堪。隋炀帝统治期间,建置了许多华丽的宫室,皇城、宫室和亭园的修建,不仅滥用了数以万计的人力,也浪费了无数的财力和物力。修建东都需要许多大木料,要到江南诸州去采集,所经过的地方,人民往返运送,千里不绝。运一根大木柱要用几十万人,一天也不过走二三十里。同时官吏督工非常严厉苛刻,十分之四五的人因饥饿、生病而死亡。隋大业元年,隋炀帝下诏令黄门侍郎王弘等人到江南造龙舟和各种船只数万艘。几十万人被征调去造船,许多民工劳累过度,死的人达十分之四五。同年八月,隋炀帝从洛阳出发游江都,随行的有后院十六宫三千嫔妃、文武百官、公主王侯和僧道尼姑等。炀帝乘坐的龙舟髙达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楼高四层,上层是正殿、内殿、东西朝堂,是百官朝拜之处;当中二层,有一百二十个房间,全用金玉装饰,供隋炀帝游乐;下一层是内侍居住的地方。皇后、公主及文武百官都各自乘不同的船只。光卫士们所坐的船就达几万艘。隋炀帝的整个船队前后相接二百余里,船队所过沿岸州县,五百里内的都要贡献食物,多的一州要供应百车,都是水陆珍奇,佳肴美馔。食品多得吃不完,剩下的便丢在河岸边或埋在土里。沿途一些州县的官僚为了巴结皇帝,不顾百姓死活,一些州县甚至强迫农民预交几年的租税,弄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大业十三年,隋炀帝第三次出游江都。这时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燃遍大河上下、长江南北,隋王朝已是岌岌可危。在隋炀帝出发前,右侯卫大将军赵才冒死向炀帝进谏说:“如今百姓疲劳,府库空竭,盗贼蜂起,朝廷禁令不行,还望陛下回到京师,安抚百姓。”隋炀帝听罢大怒,立即下令将他关押起来。几天后,建节任宗又上书进谏,炀帝阅罢大怒,在朝堂上令人将任宗活活打死,从此无人敢谏。隋炀帝的游幸,给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的灾难和负担,以致百姓只能剥树皮,挖草根,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由于隋炀帝的荒淫、奢侈,再加上天下大灾,没多久,江都宫中的粮食就吃光了。隋炀帝宫中的卫士多是北方人,眼看就要饿死,更加想念家乡,纷纷逃归。虎贲郎将司马德戡等人利用卫士们思念家乡的怨恨情绪,发动了兵变,将隋炀帝用巾带勒死,一代暴君,终于落了个身死国亡的下场。

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保持党的机体健康,始终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干部群众始终


转载请注明:http://www.xianjkxxw.com/afhpz/18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