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取自“雨生百谷“之意。
春雨绵绵,气温升高,正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
“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山里不分什么季节,只要一下雨就气温骤降。这样的天气里,就特别需要来一壶烤茶。
生一炉炭火,等每块炭木慢慢烧红,听着细细雨声穿林打叶,心里、口里都是暖的。
烤茶罐要选粗陶,耐得起火烧,烧黑也不心疼,那才是它的归宿。
在日积月累中,被烈火粹得沧桑不羁,嗯,是一个有故事的烤茶罐。
茶叶首选云南古树晒青茶芽,原本偏寒性的茶,经过烤制可以祛除寒性,口感也由鲜爽变得醇厚。试过把发酵茶用来烤,味道也不错,能明显增加焦香感。
正如“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烤茶烤的是干茶。
难点是要全程注意火候,不断颠茶,防止烤糊。
要把茶烤出美妙的滋味,唯一的秘诀就是慢,慢慢烤、慢慢抖,所以烤茶也称“百抖茶”。
绝大部分茶都能用烤茶法来冲泡;烤茶能把茶的香气和汤感提升一个档次,提升茶叶香气、茶汤厚度和韵味。要烤好一壶茶,大约要将茶叶慢烤二十分钟以上,期间要不断观察茶叶的颜色和香气。
茶叶要烤得黄而不焦,出现浓烈的香气,迅速冲入准备好的热水,至7分满。冲水早了,茶叶烤不透,香气和滋味不够。晚了,茶叶则烤焦了,会有糊味。必须不早不晚,才能恰到好处。
为了方便观察茶色变化,也可以把烤好的茶叶倒进盖碗里冲泡。醇厚浓郁,味酽回甘,香气扑鼻,一口喝下去暖到心里。
烤茶精髓重在自己动手,感受这个缓慢过程中茶叶的不断变化。
如果再有几位好友一起,就能体会“竹炉汤沸火初红,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氛围了。
烤茶,不仅仅是滋味和趣味,更是一个能让自己慢下来的过程。
据《茶经》记载,唐朝时期,人们便有饮用烤茶的习俗。古人一般将制好的茶饼直接放在炭火上,待卷曲的茶饼伸展开,再近火炙烤多次,这就是云南地区陶罐烤茶习俗的来源。
烤茶质朴纯粹,给人以“大山里的岁月”的代入感。
所以谷雨茶席的布置一定得选在山林之间。
一人带着茶篮,行走在山林间,寻一开阔处,就地取材,简单布席。
烤茶不仅仅是喝一次茶那么简单,更是一个情感的载体,是人与自然,与茶之间的一次对话。
松风,微雨,湖面,木台。亲近自然的时候,很容易体会到自然馈赠的美好。
热罐、入茶、掂翻、注水。用从茶山挖回的红土制作了陶罐,再用这个陶罐翻烤着同一茶山惊蛰采制的茶芽。有心人的手中,哪怕与故土相隔千里,茶树和泥土也能这样浪漫相遇。
这世间的相遇与分离,只是不同存在形式的转变和更替。
我们从未得到,也不曾失去。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雨对风说:看,这朵云是我变的。
春天会结束,爱不会离开。
撰稿:默默
茶人:果安
拍摄剪辑:观轩
排版:法颖
责编:观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